不要輸在起跑點的媽媽

2008年4月29日 星期二

成長幼教季刊 1998春季號

寶寶的媽媽非常相信「英才教育」,從小就幫寶寶安排了許多的認知與才藝課程,但學校的老師卻發現寶寶的生活自理能力較同齡孩子弱。有一次,在幼兒園舉辦的親子活動中,老師看到媽媽對寶寶的過度保護與照顧,也察覺到媽媽和學校在教育理念上的差距。


寶寶:「老師,我來了!」
老師:「趕快,趕快,來這邊玩……」
媽媽:「哎!其實我本來不想來的,是寶寶吵著要來的,真沒辦法!要玩剪刀,家裡也有嘛!」
寶寶:「媽媽,這怎麼做?」
媽媽:「就這樣嘛!」(媽媽一邊說一邊把孩子手上的材料拿過來剪)
老師:「媽媽!謝謝妳的示範,還是讓寶寶自己來吧!」(寶寶正專心地剪紙)
媽媽:「來!來!媽媽跟你說……」(媽媽一邊動口,一邊動手,又指導起寶寶來了……)
寶寶:「媽媽,我要尿尿……」
媽媽:「我帶你去,我帶你去!」(家長帶著孩子去上完廁所,又幫孩子把褲子穿好)

就在孩子玩起玩具時,老師和媽媽有了如下的對話:

老師:「媽媽,寶寶平常白天都會自己去上廁所喔!」
媽媽:「喔!沒關係嘛!老師,我跟你講,前幾天,我帶寶寶去上數學,實在好棒哦!我們寶寶在哪裡上 課,很有興趣又很專心。孩子學了這個,好有用呢!」
老師:「我想,我也同意數學對孩子的確是很重要。不過,在我們幼兒園的教學理念裡,認為孩子會自己穿衣服、穿鞋子,學會照顧自己生活上的事務,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孩子不會做這些事情,有時他會被別的小朋友笑,這對孩子的自尊心不大好哦!」
媽媽:「這樣子啊!可是我們寶寶在這方面是比較少練習。前一陣子,我還帶寶寶去上游泳課,他在游泳班裡,游得很好呢!」
老師:「我絕對相信。」
媽媽:「對啊!上次他游得很好,他爸爸還一直鼓勵他。小孩子就是需要多鼓勵,鼓勵比責備重要。」
老師:「謝謝媽媽的提醒。不過,就剛剛寶寶使用剪刀的例子來看,班上同年齡的小朋友都已經用得蠻好了,寶寶好像還剪得不很順。我的意思不是說寶寶的能力差,只是想提醒媽媽,他練習的機會是不是太少了?」
媽媽:「我們只有這麼一個小孩,我不敢讓他拿剪刀。但是我們在家裡,每天都做很多功課哦!他已經上完閱讀班,而且寶寶很會看書,我們每天都會借書回家看……」
老師:「對!我知道他的閱讀能力很好。不過,我想說的是,除了閱讀、數學以外,對這個年齡層的孩子來說,其他很多部分譬如說孩子的人際關係,還是很重要的。寶寶常常在與人爭執時,不知道該怎麼辦,而放聲大哭。」
媽媽:「我們寶寶本來就愛哭嘛!」
老師:「如果我們把眼光放遠一點,在人際關係上他的處理能力實在是讓我很擔心。」
媽媽:「我們寶寶下午上課時,情況都蠻好的呀!我們的生活很充實,早上來學校本來就只是來玩一玩嘛!下午就都安排得很好,像星期一上游泳、星期二上數學、星期三學閱讀、星期四又上游泳課……,我們寶寶的生活很充實。」
老師:「對,我知道您幫寶寶安排了許多的才藝課。不過,我想您每天下午都帶寶寶去上課,花了不少的時間和金錢,而孩子最需要的,恐怕是單獨和您相處的時間吧!」
媽媽:「可是,你剛剛說那個剪刀,我們寶寶樂高也組合得很好,那也是小肌肉的活動啊!我不知道那跟剪刀有甚麼差別。再說,不會用剪刀、扣釦子、不會穿衣服、上拉鍊,這又有甚麼關係?我覺得沒有甚麼關係嘛!」
老師:「對!對!對!」
媽媽:「寶寶下午的課實在上得非常好。對了!我想跟你說一下,我打算下學期就讓寶寶讀大班。他才差一個月(十月生),就不用再讀一年中班,我覺得夠了。」
老師:「媽媽!我想我們還是需要尊重您的決定。不過,如果您願意的話,要不要試試看,一整天都不要接受寶寶的要求,只是坐在旁邊看,看看寶寶玩些甚麼?喜歡甚麼?怎麼玩?然後我們再來討論,再來決定好嗎?」
媽媽:「我想我知道你要說甚麼。那些寶寶就是不會,沒有關係嘛!不過我會再想想看……」


讀過這段對話,我們好像看到兩條互不交集的平行線。媽媽陶醉在「天才兒童」的美夢裡,對於所有可能戳破這個幻想的刺激一概不予理會;老師則在自己的教育理念下,預見寶寶悲慘的未來,而急切地要提醒媽媽。


舖排安全的溝通氣氛 ----- 「接納」與「認同」

從文中我們可以發現,這位媽媽多麼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十項全能的優生寶寶,偏偏老師的每一句話都正中要害,一直提醒媽媽去注意孩子能力較差的地方。媽媽除了以「沒關係」、「那不重要」來掩飾自己的不安之外,更要凸顯孩子的才藝,方能維護自己的自尊。而老師對於「自己說的,家長好像一句也沒有聽進去」這樣的溝通過程,恐怕也是充滿挫敗感的。雖然媽媽表示:「我會再想想看……」,老師也一再地以:「對!」來表示贊同媽媽的想法,但,接下來的對談又看不出有任何互相接納對方觀點的現象,因此這些話聽起來就像是「你好嗎?」、「我很好」等客套話一般,給人虛應故事的感覺。

理念、價值觀的差異的確是人際溝通中的一大難題,想要突破這個困境,我們必須先釐清「接納」與「認同」這兩個概念。「接納」指的是我了解你的感受與想法,從你的角度來思考,這些感受都真實存在,而這些想法也很可能符合你過去的生活經驗。「認同」則不只是了解,而且是我的感受與想法也都和你一致,因此贊同你的推論,也支持你的作為。認同必然以接納為基礎,而接納對方卻未必代表我也這麼想,或者我也會這麼做。

經驗的有限性是生命的本質之一,因此感受、想法、理念、價值觀差異的存在也是必然的。在人際關係裡,「接納」能帶給他人溫暖與安全感,而一個人如果能撤除心防,就比較能夠體認自己經驗的不足,不再盲目地尋求別人的認同;也才能尊重彼此的差異,並有機會透過別人的經驗,拓展自己的視野、增進自己的智慧。

然而,由於長久以來我們的教育偏重智能,輕忽個體對自己、對他人的了解,雖然說能自我肯定的人活得比較自在,但不可諱言的,大部分的人在不為他人接納或認同時,仍難免會覺得自尊受損,不自覺地戴上防衛的面具。而多數人在對他人的觀點表示不認同時,也同時會顯現出不接納的態度,這些正是造成溝通障礙的根源。


拉近理想與現實的距離 ----- 「聆聽」與「反映」

在這個案例裡,老師的敏感度其實是不錯的,在言談中似乎已察覺到媽媽的不安,因此選擇以「對!對!對!」來表示認同媽媽的觀感。然而從每一個「對」之後的「不過」裡,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老師對於媽媽的做法其實並不以為然。基於滿腔的教育熱忱,急切地希望孩子能完整的發展,老師努力想說服媽媽接受自己的觀點。在這種焦急的情緒裡,我們很難再把鏡頭拉遠、跳出來看看對方、了解對方,進而接納對方。

家長和老師看著孩子的發展,常常會有「一樣看花兩樣情」的情況;同樣是關愛,老師會較注重理想層面,而為人父母所掛慮的可能會更接近現實層面。因此,在這個案例中,我們看到的其實是一個身處在競爭的社會氣氛、又背負著對獨生子女特別不捨的壓力下的母親。有了這一層體會,我們才能主動地先把媽媽所關切,而我們也看得到的事實拿出來與媽媽分享;當媽媽說「我們寶寶上數學課,很有興趣又很專心……」時,老師也許可以接著說:「寶寶好像閱讀能力也很好哦……」,或者說:「聽起來,寶寶在才藝課的表現很讓媽媽滿意……」。

如同媽媽所說的:「鼓勵比責備重要」,這一句話對孩子或大人都同等真實。由於媽媽在這一部分花了那麼多的時間、金錢和精神,當她被告知別的領域更重要時,很可能不只覺得被潑冷水,甚至覺得被責備。這時,的確需要老師運用「聆聽」及「反映」的技巧,讓媽媽感受到被接納、被鼓勵。

也許有的老師會問:「可是我又不認同她的想法,那我的觀點怎麼辦?我也希望她能接受我的理念啊!」其實,「聆聽」是有效溝通的敲門磚;當對方感受到溝通的氣氛是安全的時候,通常會願意把耳朵打開,聽聽別人的聲音。特別是老師如果能掌握「異中求同」的原則,先找到彼此的共同點,向媽媽表示:「我們都希望孩子未來具有生存能力,而且能活得幸福自在」,再以「提供另一個思考觀點」的方式:「關於這點,我有一個想法,不曉得您有沒有興趣聽?」提醒媽媽。這樣的邀約,很少有人會拒絕的。


提供專業的思考觀點

接下來,就看老師的專業功力了,「提供另一個思考觀點」可以是自己過去的專業經驗所累積下來的心得,也可以是提出一個兩難或待解決的問題,激發家長自己去思考、去想像。當然我們如果能完整地陳述我們的教育理念,而且舉出一些理論或研究基礎來支持這個理念,而不只是「我認為……」時,家長難免會動容的。此外,我們也可以提供一些相關的文章、書籍給家長參考,像上述案例,最近非常熱門的「EQ」一書或許就可以為老師的觀點提供一有力的支持。

假設我們發現無法為自己的觀點找到強而有力的支持證據,那麼家長一句「那有甚麼關係?」正好提供我們省思的機會。我們可以和資深的老師、主任討論,也可以閱讀更多的相關書籍或資料,進一步釐清、確立自己的教育理念。求知之所以充滿樂趣,是因為它能幫助我們突破個體經驗的有限性,讓我們擁有全方位的思考及開闊的胸襟,且讓我們將親師之間的衝突、碰撞視為求知、成長的原動力吧!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