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日報專欄(二十) 面對考試EQ滿點

2008年10月22日 星期三

楊俐容 97年10月9日

記憶彷彿還停留在九月初,孩子開學,轉眼間國中小第一次期中評量已經接近。
近幾年,推動EQ教育,常得到志工回應:受EQ教育志工培訓後,情緒管理能力確實有進步,幾乎每一家孩子普遍反應「媽媽(爸爸)好像和以前不一樣了」;但也有孩子爆料:「只可惜我爸(媽)在看到我的考卷後,EQ會降到最低點。」

《論語》提到哀公問孔子:「弟子孰為好學?」孔子說:「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孔子認為如果能做到不因自己的情緒而對不相干的人發怒,覺察過錯後不再犯相同錯誤,就是一個好學的人。可見得孔子認為EQ是人生重要的學習課題,而「不遷怒,不貳過」是高EQ的極致表現。只可惜《論語》未明白指出要怎麼做;多數人一輩子難做到,只能慨嘆「知易行難」。

提升EQ漸進式
事實上,提升EQ的軌跡,比較像「日漸成熟,減少犯錯」,而不是立即性的「痛改前非」。換句話說,即使EQ很高,也難免在最執著的課題上,或者在時間緊迫、壓力大的情況下,降低了情緒管理的水準。

心理學家艾克曼認為,觸發情緒的根源是否容易去除,受到幾個因素影響,其中一個因素是:學習這個觸發源的時間點,也就是年齡。他說,有些關鍵期的學習較難忘記;西方觀念一般認為:越早年學的越難忘。

臺灣的教育雖然一直追求與時俱進,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仍深植人心;就算許多父母在成長過程中深受其苦,仍難放下自童年時期就養成對成績表現的執著。因此,即使在其他層面EQ已經明顯改善,面對「成績」這個課題,父母仍然需有更多耐心,並以更長的時間來做調整。

艾克曼說,要擺脫情緒失控,最理想的方法是「對同樣事件,不再產生導致場面失控的情緒」。研究發現:當一個人經歷某事件或行動時,會根據個人的習性、過去的經驗、現在的狀況等對事件或行動加以解釋,從而產生對此事件的認知。要改變情緒感受,必須先調整對事件的認知,也就是「換個角度想」。

父母自我檢視
多數的父母拿到孩子的考卷時,會先看孩子錯在哪裡,很少人先注意並肯定孩子做得好的部分;也有很多父母剛看到分數不錯,心裡頗高興,但一看到全班分數,發現孩子並非名列前茅,情緒頓時轉為沮喪、生氣。由此可見,影響情緒的並非絕對分數,而是「如何看待學習與成績」這件事。

記得女兒小二時,有次考完月考,一回到家就告訴我:「媽媽,我數學好像考了六十九分。」我說:「哦!真的有點奇怪,前幾天我看你複習時明明都會。沒關係,等考卷發回來,我們再來看是怎麼回事。」幾天後,她興高采烈的說:「我數學考九十六分!」原來,老師改考卷時,她匆匆一瞥,把數字看反了。我暗自慶幸沒有被分數主宰,要不然孩子可能白白被罵了好幾天。

父母必須認知:考試的目的在於幫助孩子自身、老師和家長了解學習狀況,而不是要挫折孩子,讓他覺得自己愚笨;同時,也要了解「肯定」與「鼓勵」最能促發孩子想追求進步的動力。有了這樣的認知,面對孩子的成績,就能把焦點放在孩子究竟會了多少,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或不熟練,或者答題時容易犯什麼樣的錯誤,而不至於一味生氣、指責。然而,「換個角度想」終究不易,艾克曼認為,當這個理想的目標還無法達成時,比較可行的作法是學習「不要在情緒衝動下行事,做出傷害別人的行為」;也就是接受情緒,但控制表現情緒的行為。
許多父母應該有過這樣的經驗:有情緒時,當下斥責孩子,事過境遷後才發現事情其實並沒有那麼嚴重,孩子也非罪不可逭。不過,覆水難收,罵出口的話、傷了人的行為,即使事後彌補,裂痕終究還是存在,因此,如果能學習拉長衝動和行動之間的時間,對於情緒管理會有很大幫助。

例如,讓夫妻中情緒反應比較平和的一方,去負責處理考卷簽名事宜;看到考卷後,先離開現場或做別的事,沙盤演練如何反應,再和孩子討論考試結果,都是不錯的權宜之計。更重要的是,如果父母能深刻體認:提升EQ的過程是緩慢而漸進的,只要能「錯得更少、錯的時間更短、更快補救」,就是很大進步,也就能接受孩子「貳過」,心平氣和的鼓勵他們逐步改善。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