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察,故我成長

2008年5月2日 星期五

成長幼教季刊 1996 冬季號

旦旦由於各方面的能力都發展得不錯,在新學期重新編班時被編到混齡的中大班,但開學不久旦旦就開始出現一些不太適應的社會行為,老師嘗試過一些方法卻未能奏效。因此約了媽媽談談,希望能找出一些線索,了解旦旦的問題到底在哪裡?談完之後卻發現不僅沒有獲得訊息,反倒增添了許多的不安,不知道溝通的過程中是否中了甚麼問題?
老師:「媽媽,旦旦為什麼一直脾氣都那麼躁,抱怨很多、總是指責別人、愛告狀……,我們實在滿擔心他的人際關係。」

媽媽:「嗯……嗯……」

老師:「旦旦的語言發展很好,動作能力也不差,所以我們才會把他編在中大班,不知道會不會是因為這樣,才造成他的不適應?」

媽媽:「嗯……嗯……」

老師:「我們也在試著更長期地觀察旦旦,了解旦旦的問題所在,但是到目前為止,也沒有找到甚麼好方法。目前我們試著用不理睬、淡話的方式來處理他的抱怨,用隔離的方式,讓他看看其他孩子的互動情形……。同時我們也在思考旦旦的年紀是不是還太小……」

媽媽:「嗯……嗯……」

老師:「我聽說媽媽想幫旦旦換個學校,其實孩子也不一定要上哪個學校,只要對孩子好、適合孩子,也是可以認真去考慮的……」

媽媽:「這一陣子,我跟孩子在家裡相處並沒有甚麼特別的問題,可是他一到學校,似乎就有很多情緒。我很擔心旦旦與其他孩子一直處不好,是不是護影響他未來的人際關係?還有就是,這樣是不是會被老師貼『標籤』,老師似乎已經用了很大的心力,但是旦旦的情況一直沒有改善。這種感覺就好像是在學期末,被老師打了一個不及格的分數,而遭到退學。我想這樣對旦旦是不太好,可能會造成惡性循環。與其讓他繼續這樣待下去,不如換一個新的環境……。我當初考慮換學校,是基於交通的因素,可是總覺得這個理由不夠充分;現在我想我已經找到答案了,或許這就是我長久以來一直擔心的問題……」


良好有效的親師溝通有三大要素:對家長心理的了解、對溝通技巧的熟悉、以及在互動過程中對自我或溝通對象的深刻覺察;其中尤以第三個因素最為重要。因為人類的語言現象是非常複雜的,在溝通的過程中,影響最大的不見得是我們說了些甚麼話,而是這些話背後的含意。很多人常常會覺得「自己並沒有說錯話,不知道為什麼對方會生氣、難過,或不理會」,事實上溝通障礙往往就是來自這些「言下之意」。


覺察自我情緒,慎選溝通用詞

從上述的親師對談中,我們可以發現老師對於旦旦似乎很沒有把握,雖然做了一些嘗試,在沒有甚麼成效的情況下,也開始覺得煩擾;然而老師可能沒有察覺到自己的焦慮與不安,因此在溝通的過程中,不經意地流露出自己的情緒來。從一開始老師就犯了溝通的大忌,原本是希望度家長呈現孩子在學校的不適應行為,和家長一起探討,但由於老師使用的語詞,像:「脾氣躁」、「抱怨很多」、「指責別人」、「愛告狀」等都是具有負面性評價的,家長的感受必然不舒服。再加上老師又以「為什麼」來開始,好像是在質問家長、覺得家長應該負起責任,然而旦旦在家中並未有那些行為問題,媽媽選擇不做答,其背後的意義大概就是不以為然了。在這樣的氣氛下,是很難敲開溝通之門的。


以「我訊息」做為開端

在幼兒園裡,老師主動找家長溝通不外兩種情況:一是有訊息要傳達給家長或尋求支援,二是孩子在學校有問題發生,需要與家長共同解決。針度第二種情況,比較適合的溝通方式是以「我訊息」(註)來做為開端,也就是不做任何評價地描述孩子的行為、指陳這種行為可能對孩子所造成的影響,以及自己的擔憂或感受;或者是詢問家長是否察覺孩子的不適應行為。譬如在這個案例中,老師可以這麼說:「媽媽,旦旦這個學期開學後,情緒好像比較不穩定,和小朋友相處時容易產生摩擦。另外因為他碰到問題就要找老師出面處理,孩子們就覺得他喜歡告狀,我們會擔心他的人際關係……」或者說:「旦旦從開學後情緒就比較不穩定,不知道旦旦在家裡的行為有沒有甚麼變化?媽媽有沒有覺得孩子不對勁?」慎重思考如何開始對談,是親師溝通中相當重要的一環,如果我們發現自己一出口就很難避免評價式的字眼,那麼就必須再退一步去察覺自己背後的情緒。這時候找資深的老師或者園長談一談,可能有助於情緒的釐清與紓解,也才能以平和的態度來面對家長。

除了對於旦旦的行為感到煩擾之外,我們從對談中還可以看到老師很擔心家長認為自己不行或不負責;老師嘗試分析原因、急切地說明自己曾經做過的努力,在在都反應出老師的焦慮,也因為老師非常在意自己的表現,而無法去察覺、聆聽媽媽的感受,也就沒有辦法再去彌補不當的開端所可能引起的誤解了。談到轉學的事時,老師為了表現出開放的態度,急急表示自己不在意,而沒有進一步關切家長的考量,反倒把家長越往那條路上推。因此當媽媽就老師所說的內容做了歸納,並得到孩子要轉學的結論時,老師的愕然與不安是可想而知的。


借助資深者之經驗,增進專業之成長

整個看來,老師的自我覺察不足,可能是這次溝通中最大的敗筆;相較之下,媽媽的覺察與分析的能力,可能都比老師來得敏銳。我們可以發現媽媽一直很冷靜,基本上是一個理智型的家長,她對於老師所說的種種未必贊同,但卻不做任何表示,這樣的氣氛會讓老師覺得焦慮。然而媽媽最後的那一段話是值得我們三思的,媽媽擔心旦旦被老師貼上「標籤」、媽媽感受到老師好像已經沒有任何辦法了、媽媽覺得老師可能不會很在乎旦旦是否繼續留下來等等,都真確地表達了她對於老師「言下之意」的覺察。

這樣的一個溝通經驗很容易發生在剛踏進幼教界的新手上,我們可以了解老師的挫敗感。然而,如果能在資深老師或園長的輔導下,從經驗中增進自我覺察,除了提升專業能力外,更能達到自我成長的目的,這不也是幼教工作之所以吸引人的原因之一嗎?


註:有關「我訊息」的技巧使用及說明,可參考成長幼教季刊3卷3期(81年9月號)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