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同心 座談後記

2008年5月5日 星期一

成長幼教季刊 1995 夏季號

當「成長季刊」的主編打電話告訴我,針對“孩子在幼兒園與在家裡行為表現有不一致的現象發生時,家長與老師如何共同來解讀這個現象,並能攜手合作以協助孩子發展”這個主題,季刊想辦一場座談,並希望我能來主持這個座談會時,第一個浮上心頭的想法是:很有趣。因為像前文案例中所提到的一些狀況,無論是對家長或對老師而言可能都不太陌生;但不陌生卻未必代表我們對這個主題已有較深入的探討與了解。因此,如果透過座談、透過與會人士的相互激盪,能夠撞擊出一些想法、引發一些討論,使得我們對這個現象背後的意義有比較完整的了解,的確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

人格心理學上的發現……
答應這次的邀請之後,我就開始翻閱以前修「人格心理學」時所讀過的相關資料。事實上行為不一致這個現象是存在的,但多數人卻都認為人格(也就是一個人的行為型態)是相當穩定的。我們常說某人很溫柔、否人很霸道、某人很勤奮、某人很懶散,對於自己所熟識的人,我們總以為自己熟知他的人格特質,也深信自己能夠預測他在不同情境下會有甚麼樣的行為反應。一旦對方表現出來的行為,不符合自己的預期;甚至是和我們對他的人格特質之認定有較大的差距時,便難免會有一種錯愕的感覺了。

因此,我們常常會聽到有些父母說:奇怪,這孩子在學校吃飯吃得又快又多,為什麼一回到家就拖拖拉拉、這個不吃那個不吃的。也有父母很納悶,在家裡非常聽話、非常有規矩的孩子,在學校卻像個小惡魔般,耍賴、發飆、樣樣都來。

根據人格心理學的研究發現,人格的確具有相當的穩定性,但如果我們把時間拉長,我們會發現有些人一生性格穩定,有些人卻有很大的變化。而除了時間向度上的改變外,在一個特定的時間裡,影響個體行為的因素,除了人格特質以外,情境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忽視的。有些學者甚至強烈的認為,行為大部分是受情境所左右的。他們發現一般人之所以會高估人格特質的一致性,往往是源於觀察者的謬誤。謬誤的原因很多,在此僅提出其中比較重要的四點:

(1)一個人有許多人格以外的因素是穩定不變的,例如外表容貌、語氣姿態等,這些不變的特徵使得我們很容易產生人格也是不變的之印象。

(2)我們會依據以前對某個人的行為之認識,或某種刻板印象,例如女強人、政治家等,而對實際的觀察做了過度的推論,以為某些特質必然和某些行為有關。

(3)個體對不同的人可能發展出不同的互動型態,但在同一個人面前,個體比較會表現出相同的行為,因而使這個人無法觀察到個體行為的不一致。

(4)個體的行為在任何情境下都是最顯著的特徵,也就是說當我們看到某個個體在某一情境下的行為表現時,我們的注意焦點常常是在這個個體上,比較無法客觀地觀察到此行為產生的情境,因此很容易高估人個特質影響的程度,低估了情境影響的可能性。


體會孩子的心靈……
從上述的理論觀點看來,無論是家長或老師,他們在家或在學校對孩子的觀察都很有可能是客觀的,但二者之間有差距存在卻也可能是真實的。不論我們的角色是家長或是老師,如果能夠體會孩子的心靈是一個極深邃、極豐富、極奧妙的世界,能夠了解孩子的不一致行為,正顯示了他可能還有一些層面是在和我們的互動中所未曾展現的,那麼,親師之間才有可能在這個共識的基礎上攜手,共同來解讀孩子的行為,協助孩子發展。

另外一個想提出來和大家分享的觀點是,行為不一致的現象雖然普遍存在,也就是說在不同的情境、對不同的人,我們的行為可能都會有些微的差距,但不一致的程度仍然有個別差異。有些人在許多的人格特質上都表現得比較一致,只有在少數幾種特質上顯得不一致;有些人則只在一兩種特質上有一致性。

研究發現,一個人對自己內在情感的察覺是否足夠敏銳,與他在行為表現上一致的程度有關;在私我意識量表(Scale for Consciousness of Private Self)(註)得分較高的人,比較會依照自己內愛的感覺做反應,而不是完全依據情境的要求,發展出所謂「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行為方式。當然,行為的不一致未必是不好的,適度的因著情境去應變可能正展現出孩子人格特質上的彈性,只要家長與老師能夠去接納與欣賞,對於孩子的適應是有助益的。但如果孩子在幼兒園與在家裡的行為反應差距甚大時,我們可能要細心的去體察,是否孩子的內心有一些不平衡是他尚未克服的,或者有一些感覺與情緒是他自己尚未察覺的。此時家長與老師如何攜手同心,便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了。

至於當上述的狀況發生時,身為幼兒教師如何去和家長溝通、如果達成共識、如何攜手合作,在座談會中,與會者紛紛就自己的經驗,或提出一些理念、或探討一些基本態度,或提供實際可行的行政方案,相當值得我們作為參考。比較沒有觸及的課題是實際溝通中所會碰到的一些困境及溝通的技巧,關於這個主題,有興趣者可以參閱成長幼教季刊三卷三期的專題。


家園同心

打從進入幼兒園的第一天,孩子的世界就逐漸地、明顯地一分為二。記得老大剛上幼兒園時,孩子的爸爸和我都確確實實地感覺到,由於不再是朝夕相處,孩子心靈的某些層面對我們而言的確慢慢地會有些模糊。於是家裡頭開始有“喝茶聊天”的習慣;每天晚餐後,一壺茶、一碟點心,我們談我們的工作、我們的朋友,孩子談他的學校、他的生活。有時,他談到在幼兒園所面對的一些情境,以及他自己的反應方式,兒這些是在家庭這個小小的世界裡所不會出現的,說著說著,我們常常會驚訝地發現,隨著生活領域的擴大,孩子認知與人格的豐富性也一點一滴地漸次拓展開來。

然而,有許多的情況是,孩子對自己不見得能夠很清楚的察覺與認知,細心的老師卻能夠提供一些相當有幫助的觀察資料。因此,從上學的第一天開始,老師在我們的家庭生活中就開始扮演一個雖不是如影隨形,卻是精神與我們長相左右的角色。每當孩子在家裡有任何情緒的波動、行為的異樣、或認知上的變化時,第一個浮上心頭的想法總是:明天去和老師分享、不知道老師有甚麼看法?而每當老師主動提起孩子在學校的行為種種,常常能帶動我們去感受孩子的另一個層面,或察覺我們原本未注意到的點。

而今,老大已從幼兒園畢業,進入小學,我們突然發現過去小學所使用的家庭聯絡簿,現在已經改稱為親師手冊了。這個感覺是很好的,孩子是一個完整的個體,但他們的生活卻分割成家庭與學校兩個世界,我們期待由於家長與老師的攜手同心,能夠協助孩子更全面性地發展其自我。


註:私我意識量表(Scale for Consciousness of Private Self)是心理學家Fenigstein, Scheier 及Buss於1975年所製作的一份人格問卷中的一部分,其目的在評估個體對其私我(Private Self, 相對於公眾我Public Self)注意或意識到的程度。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