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日報專欄(三) 手足相親不是夢

2008年6月25日 星期三

楊俐容

有兩個或更多孩子的爸爸媽媽請注意了,你家的日常的生活裡是否經常出現以下狀況呢?
1.常說:「你為什麼不能像哥哥(或姊姊、弟、妹)一樣……。」
或者:「你姊姊(或哥哥、弟、妹)要是能像你一樣……就好了」
2.常說:「大的本來就該讓小的!」
或者:「小的要聽哥哥(或姊姊)的話。」
3.總是很自然的對老大要求較嚴,對老么比較放鬆。
4.老是覺得某個孩子比較順眼。
5.某個孩子常來告手足的密、打小報告。

上述的行為意味著,爸爸媽媽對於什麼樣的表現才是「好孩子」,有相當牢不可破的刻板印象;對於排行角色的看法相當固著;對於自己的偏心則不容易察覺。一般而言,勾選的項目越多,家裡的手足紛爭通常比較多,兄弟姊妹之間的心結也比較重

從事親職教育工作多年,發現手足之爭始終高居父母困擾排行榜的前幾名。常常聽到剛生下第二個寶寶的爸爸媽媽訴苦:「看到孩子自己一個人常常覺得很無聊,才想要生個弟妹和他作伴,誰知道老大很討厭老二,一天到晚吵著要我把小嬰兒送回去!」

在有些家庭裡,這個問題甚至會一路延燒,伴隨孩子長大。一位兩個兒子都已經是青少年的朋友發牢騷說:「一天到晚吵個不休,真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家裡才有安靜的一天。連在外人面前都會互相吐槽,讓我這個做媽媽的好沒面子。」

殊不知,抱怨的可不只是爸爸媽媽,孩子們也常常為了兄弟姊妹的關係而不愉快。記得有一次到女兒的班上去帶晨光活動,和孩子們談論到最討厭的人時,十個孩子裡竟有八個最討厭的對象是兄弟姊妹,覺得父母偏心的比例相當高。

為人父母的生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孩子,其動機多半是為了讓孩子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手足相伴,在需要時互相支持。誰知道,明明是為孩子著想,卻常常落得兩面不是人,只能感嘆「手心手背都是肉」,只能期待孩子長大懂事後能夠和平相處。

事實上,手足紛爭雖然常見,卻不是一個棘手的問題,以下幾個處理手足紛爭的基本原則,提供給大家參考:
1.接納孩子對手足的情緒,引導孩子適當的表達
常聽到父母說:「你怎麼可以討厭你哥哥(姊、弟、妹)」。其實,所有的情緒都是極其真實而自然的,交情再好的的人,也可能在某些時候會覺得對方很討厭。以「你很不喜歡他……,是嗎?」、「你一定很生氣……」之類的話語接納孩子的情緒,能夠幫助孩子緩和情緒,接著再引導孩子以適當的方式表達對手足的情緒,如:「你可以把你的感受寫出來或畫下來……」。
2.堅持行為準則,而非扮演仲裁的角色
譬如當某個孩子打了兄弟姊妹而必須被處罰時,如果父母說:「因為你動手“打人”,所以必須接受處罰」,你所堅持的是行為規範;但如果你說:「因為你打“弟弟”,所以必須接受處罰」,孩子聽到的重點將會是因為“弟弟”而非“打人”被處罰,對手足的怨恨也就會更深。
3.創造「生命共同體」的互動情境
譬如當親友送了兩不一樣的禮物要給家裡的孩子,但卻未指明哪一個給哪一位時,最好是由孩子自行討論決定那個歸誰,如果爭吵不休沒有結論,所有的禮物就都歸爸爸媽媽所有。孩子不止學會如何協商,更將從這個過程學到,唯有手足合作才能獲得最大利益。
4.不做善意或非善意的比較
無論是善意:「你比姊姊體貼多了!」,或者非善意:「你為什麼不能像姊姊那麼體貼?」的比較,都會強化手足間的競爭,而建立在競爭基礎上的關係將很難真誠和諧。在日常生活中避開這個暗礁,將為孩子們的手足之情加分不少。

只要對自己是否偏心有所察覺,並且確實掌握上述幾個原則,手足間的紛爭就會大幅減少。然而,不要忘記「孩子終究是孩子」,生命的成長需要耐心的等待,即使父母的處理得宜,孩子們也不會永遠不爭吵,然而,期待孩子們逐漸成熟並日漸親密,將不會是一個空幻的夢想。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