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日報專欄(22) 建立情緒紅綠燈 學會三思而行

2008年11月27日 星期四

楊俐容

十月下旬,某大學傳出了一起疑似「羅蜜歐與茱麗葉」現代版的烏龍跳樓事件,除了在網路上引發青年學子如火如荼的討論,也令不少為人父母的搖頭嘆息:「現在的孩子怎麼這麼天真、這麼傻?難道他們不曾考慮這麼做會造成什麼後果?不知道父母會有多難過、多心疼嗎?」

雖然這起跳樓事件的始末與原因版本不一,但事情的經過大致如下:一名女學生過了宿舍的門禁時間仍然想外出,在學長、室友的慫恿下,女學生從二樓宿舍的窗戶往下跳。由於周遭男學生來不及反應,這名女學生當場腿骨受傷,所幸沒有危及生命。

針對這件事情網路上意見紛紜,有人認為「好浪漫」,有人說這不過是「年少輕狂」,有人質疑「大學生的常識判斷」,也有不少人認為「他們已經為一時的想法付出代價」。這林林總總的回應,正好點出了高EQ的核心概念:「情緒沒有對錯,但表現情緒的行為方式,則有恰當或不恰當的差別。」


據說這名女學生事後曾表示:「不知道自己當時為什麼那麼傻。」也就是說,這個跳樓舉動的確是未經三思的衝動行為。但無論是因為戀愛讓人渾然忘我、不計後果,還是因為無聊讓人渴望冒險、衝動行事,這一時衝動所造成的後果,遠非當事人在做出這個舉動之前所能想像的。

浪漫情懷與冒險特質是青春年少的標記,然而一個人當年事漸長回顧過往時,這種激昂的情緒究竟是美好的回憶,還是無可挽回的遺憾,就看個人是否能夠在行動上掌握「恰當」的分野。所謂「人不輕狂枉少年,人太輕狂傲少年」,差別就在於是否具有延後「衝動」與「行動」、在行動之前先思考後果,以及拿捏分寸的能力。

在情緒剛開始發酵時,就能夠即時察覺、釐清,而非等到深陷情緒困擾,甚至衝動行事後,才發現事態嚴重,是高EQ的重要內涵。擁有這種先知先覺的能力,就有機會對情緒做出較佳的反應,避開「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的悔恨。

儘管浪漫情懷與冒險特質也有先天的差異,但透過後天的情緒教育,可以大幅度提升孩子控制衝動、思考後果的能力。以下提出幾個原則供大家參考:

●幫助孩子建立「情緒紅綠燈」觀念與心象

和孩子一起繪製紅綠燈圖象,貼在家裡醒目的地方,幫助孩子將這個圖象牢記在心裡。並向孩子解說當感覺情緒很強烈,或心中對於如何反應有疑惑時,就想像自己是處在紅燈的狀態,暫時不採取任何行動。

當情緒比較緩和之後,想像自己處在黃燈的狀況,也就是進入「想」的步驟,仔細思考可能的行動及相應的後果,判斷哪一個行動與後果比較恰當。一旦仔細思考過,代表已經處在綠燈的狀況,這時就可以實際去行動了。熟記這個觀念與心象的孩子,比較能夠即時啟動情緒煞車系統,控制衝動。

●鼓勵孩子進行沒有危險的探索

教育與教養的目的,在於建立孩子獨立判斷的能力,而不是帶給孩子恐懼害怕的情緒;過多的保護與限制,可能扼殺好奇、探索這項可貴的本能,但毫無規範與引導,又可能導致傷害自己或他人。要幫助孩子發展「拿捏」的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合理的範圍內,讓孩子進行沒有危險的探索活動。透過這些經驗的累積,孩子對自己的能力、個性、成熟度,將會有更客觀清楚的認知,對於行動後果也就能做出更精準的評估。

●以「自然合理的行為後果」法教養孩子

這個方法指的是,當孩子與父母的意見相左時,在合理範圍內,和孩子討論出幾種可能的選擇,並讓孩子自由決定要採取哪一個方案。一旦孩子做了選擇,就放手讓他承擔這麼做所帶來的自然後果,或由父母親執行合理的後果。這種教養方式,能夠引導孩子體認自己的行動與後果之間的連結,強化孩子思考後果的意願與習慣。

●和孩子一起探討後果

當孩子的行動導致不理想的後果時,父母往往忍不住脫口而出:「你看,我早就告訴過你……」對於培養孩子思考後果的能力來說,這種反應是最忌諱的。這時父母最好是同理孩子難過、懊惱、後悔等不舒服的感受,接著再和孩子一起探討造成這個後果的原因。


生活中處處隱藏了誘惑與危險,父母的接納、鼓勵與引導,能幫助孩子從中學習成長,逐步養成「三思而後行」的習慣。

國語日報專欄(二十一) 溫柔的等待

2008年11月14日 星期五

楊俐容 97年11月6日

就讀國中三年級的小女兒,最近為了要參加作文比賽,每隔幾天就交一篇暖身習作給國文老師修改。前幾天放學時,她興奮的告訴我:「老師今天給的題目是『第一次』,你猜我寫什麼?」接著,神祕兮兮的說,「我寫的是『第一次說對不起』,而且和你有關呵!」

由於自尊心極強,小女兒向來不輕易道歉。我比較在意的是她是否知錯能改,只要在行動上確實做了調整,我並不要求她非道歉不可,所以一時間還真想不起來,她的第一次「對不起」是發生在什麼時候,一直到她朗讀作品時,久遠的記憶才又一點一滴的鮮明了起來。


家裡兩個女兒雖然容貌有點神似,性格卻大相徑庭。大女兒順服性高、情緒本質比較正向,日常生活中開心的時候居多,「好哇」就像是她的口頭禪。小女兒自我主張強,情緒本質比較負向,常常提起不開心的事,只要未經思考脫口而出的多半是「不要」;不過她獨特的想法、不按牌理出牌的個性,倒也常給家裡帶來新奇的趣味。

幼稚園中班時,有一陣子她每天回到家的第一句話就是問:「今天晚上吃什麼?」如果我回答:「吃飯。」她的反應多半是:「我最討厭吃飯了,你為什麼都不煮麵?」答案是「吃麵」時,她又會嚷著說:「我不喜歡吃麵,你為什麼不煮飯?」要不是大學時期學了兒童心理學,深諳這是她的情緒特質而非故意作對,恐怕早就氣得七竅生煙了。

我通常的反應是:「喔!你今天不想吃飯(或麵)。」接著告訴她,我樂意煮她愛吃的食物,不過對於忙碌的媽媽而言,沒有提早幾天預定,無法保證天天都符合她的心意,然後讓她自行選擇吃或不吃。因為接納了她的感受,也沒有責備的意味,孩子好像也就沒有反抗的必要,最後多半是吃完了事,餐桌上也沒人提這回事。

然而,儘管處理過程堪稱順利,這戲碼卻延續了頗長一段時間,日日伴著暮色上演。一直到有一天,因為她說想吃饅頭已有一陣子,因此一放學我就帶她出去買。沒想到拿著饅頭迫不及待吃起來的她,明明美味寫在臉上,竟然脫口說:「這饅頭真難吃!」

好練過身心放鬆術,當下深呼吸幾次後,勉強維持氣定神閒的語氣對她說:「太遺憾了,你今天剛好不想吃饅頭。媽媽是因為前幾天聽你說想吃,才特別帶你來買,而且晚餐的菜都是要來配饅頭的。」「你可以選擇吃或不吃」這句話還沒說出口,小女兒突然一副若有所悟的對我說:「對不起,我只是跟你開玩笑的啦!」

這就是小女兒記錄下來的「第一次說對不起」的經驗。有趣的是,自從饅頭事件後,這齣劇碼突然圓滿落幕,不再上演。雖然那一身反骨偶爾還是會以其他形式出現,但孩子似乎逐漸變得更容易覺察自己的特質,更不介意說抱歉,也更能夠關照別人的感受。

接納孩子獨特的感受與行為模式,但溫和堅守該有的規範,是管教孩子的基本原則。一句「喔!你今天不想吃飯(或麵)。」展現了對孩子感受的了解與接納,也幫助孩子體認生活中難免有不能盡如人意的事發生。能夠自在的說說想法、抒發感受,不舒服的情緒也就雲淡風輕了。

從事親職教育這條路,遇見過不少心急如焚的父母,面對氣質特出、難以帶養的孩子,總希望能得到一勞永逸的解藥。然而,孩子終究是孩子,即使對待的方式正確,也未必能夠立竿見影。除了抱持探索與發現的心情去了解孩子,並順著孩子的特質找到因材施教的教養方法之外,更需要一分用心且不期待的篤定。只要願意溫柔的等待,讓每個孩子依照他獨特的步調成長,陪伴孩子成長將成為一條充滿驚喜的旅程。

國語日報專欄(二十) 面對考試EQ滿點

2008年10月22日 星期三

楊俐容 97年10月9日

記憶彷彿還停留在九月初,孩子開學,轉眼間國中小第一次期中評量已經接近。
近幾年,推動EQ教育,常得到志工回應:受EQ教育志工培訓後,情緒管理能力確實有進步,幾乎每一家孩子普遍反應「媽媽(爸爸)好像和以前不一樣了」;但也有孩子爆料:「只可惜我爸(媽)在看到我的考卷後,EQ會降到最低點。」

《論語》提到哀公問孔子:「弟子孰為好學?」孔子說:「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孔子認為如果能做到不因自己的情緒而對不相干的人發怒,覺察過錯後不再犯相同錯誤,就是一個好學的人。可見得孔子認為EQ是人生重要的學習課題,而「不遷怒,不貳過」是高EQ的極致表現。只可惜《論語》未明白指出要怎麼做;多數人一輩子難做到,只能慨嘆「知易行難」。

提升EQ漸進式
事實上,提升EQ的軌跡,比較像「日漸成熟,減少犯錯」,而不是立即性的「痛改前非」。換句話說,即使EQ很高,也難免在最執著的課題上,或者在時間緊迫、壓力大的情況下,降低了情緒管理的水準。

心理學家艾克曼認為,觸發情緒的根源是否容易去除,受到幾個因素影響,其中一個因素是:學習這個觸發源的時間點,也就是年齡。他說,有些關鍵期的學習較難忘記;西方觀念一般認為:越早年學的越難忘。

臺灣的教育雖然一直追求與時俱進,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仍深植人心;就算許多父母在成長過程中深受其苦,仍難放下自童年時期就養成對成績表現的執著。因此,即使在其他層面EQ已經明顯改善,面對「成績」這個課題,父母仍然需有更多耐心,並以更長的時間來做調整。

艾克曼說,要擺脫情緒失控,最理想的方法是「對同樣事件,不再產生導致場面失控的情緒」。研究發現:當一個人經歷某事件或行動時,會根據個人的習性、過去的經驗、現在的狀況等對事件或行動加以解釋,從而產生對此事件的認知。要改變情緒感受,必須先調整對事件的認知,也就是「換個角度想」。

父母自我檢視
多數的父母拿到孩子的考卷時,會先看孩子錯在哪裡,很少人先注意並肯定孩子做得好的部分;也有很多父母剛看到分數不錯,心裡頗高興,但一看到全班分數,發現孩子並非名列前茅,情緒頓時轉為沮喪、生氣。由此可見,影響情緒的並非絕對分數,而是「如何看待學習與成績」這件事。

記得女兒小二時,有次考完月考,一回到家就告訴我:「媽媽,我數學好像考了六十九分。」我說:「哦!真的有點奇怪,前幾天我看你複習時明明都會。沒關係,等考卷發回來,我們再來看是怎麼回事。」幾天後,她興高采烈的說:「我數學考九十六分!」原來,老師改考卷時,她匆匆一瞥,把數字看反了。我暗自慶幸沒有被分數主宰,要不然孩子可能白白被罵了好幾天。

父母必須認知:考試的目的在於幫助孩子自身、老師和家長了解學習狀況,而不是要挫折孩子,讓他覺得自己愚笨;同時,也要了解「肯定」與「鼓勵」最能促發孩子想追求進步的動力。有了這樣的認知,面對孩子的成績,就能把焦點放在孩子究竟會了多少,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或不熟練,或者答題時容易犯什麼樣的錯誤,而不至於一味生氣、指責。然而,「換個角度想」終究不易,艾克曼認為,當這個理想的目標還無法達成時,比較可行的作法是學習「不要在情緒衝動下行事,做出傷害別人的行為」;也就是接受情緒,但控制表現情緒的行為。
許多父母應該有過這樣的經驗:有情緒時,當下斥責孩子,事過境遷後才發現事情其實並沒有那麼嚴重,孩子也非罪不可逭。不過,覆水難收,罵出口的話、傷了人的行為,即使事後彌補,裂痕終究還是存在,因此,如果能學習拉長衝動和行動之間的時間,對於情緒管理會有很大幫助。

例如,讓夫妻中情緒反應比較平和的一方,去負責處理考卷簽名事宜;看到考卷後,先離開現場或做別的事,沙盤演練如何反應,再和孩子討論考試結果,都是不錯的權宜之計。更重要的是,如果父母能深刻體認:提升EQ的過程是緩慢而漸進的,只要能「錯得更少、錯的時間更短、更快補救」,就是很大進步,也就能接受孩子「貳過」,心平氣和的鼓勵他們逐步改善。

國語日報專欄(十九) 壓力偵測器

2008年10月7日 星期二

楊俐容 2008/9/14

壓力知多少
經過長達兩個月的暑期生活,輕鬆散漫的日子過久了,不少家長和孩子都巴不得趕快開學,體驗不同的生活樂趣。但九月之後陸續開學,許多家庭回復到一早趕上班、趕上學,入夜之後忙家務、忙功課的高壓狀態。在路上碰到社區朋友,問起近況多數人又開始抱怨:「孩子一早叫不醒,晚上又要催著做功課,好煩啊!」孩子們的回答也頗有趣,多半是:「一開學就模擬考,好討厭!」、「又要開始做功課,好累啊!」

尤其是孩子剛晉升到新的年段如一、三、五年級,或剛進入新的階段如國中的家庭,除了生活作息的轉變之外,還有新老師、新同學、新課程,甚至新的生活步調要面對,難免會有一段適應期。有的孩子突然上緊發條,做事積極主動了起來,讓父母驚喜連連;但也有孩子適應不良,每天都在鬧情緒,讓父母擔心不已。


有人說:「壓力是人生的香料」,也有人說:「壓力令生命黯淡無光」。事實上壓力並不必然是件壞事,只要會構成身體負荷或消耗的事情都是壓力,壓力讓人更具生命力、活得更神采奕奕,甚至能夠激發潛能讓一個人表現得比平常更好。但是當壓力過大、過多,或持續過久,而導致個人無法承受時,就可能對個人造成傷害。就像以壓力鍋烹煮食物,可以加快燉煮食物的效率,但操作不正確或壓力過大時,卻可能會爆炸造成傷害。

由於社會變遷快速、高壓力時代來臨,為人父母的無不希望孩子具有足夠的抗壓性,能夠從壓力汲取養分而不被壓力擊垮。孩子的抗壓性除了受到基因以及先天特質的影響之外,還受到童年家庭環境的影響。從觀察父母親如何面對壓力,以及當自己碰到壓力時父母如何引導自己去處理,孩子逐步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壓力因應模式。

生活上的轉換本來就是壓力的一環,父母如果能趁此協助孩子去瞭解壓力、提升孩子的抗壓性,除了孩子的EQ必定能獲得加分的效果。要提升孩子的抗壓性,可以從培養孩子察覺壓力的存在、瞭解自己承受壓力的極限開始,有了這個基礎,才能進一步引導孩子發展多元的壓力因應方式。

以下介紹一個簡單好用的活動,可以增進孩子對壓力及壓力容受極限的察覺與紓解,避免因壓力太大導致情緒不佳,以及不自覺的造成家庭衝突。

1.首先,全家可以一起動手,或委請家中美勞能力最佳的成員以硬紙板、卡紙、彩色筆或其他素材,製作成房屋、壓力鍋或其他造型,製作一個壓力偵測器。

2.在偵測器上畫出一帶有10個刻度的長條圖,以每一刻度代表一壓力事件。以過去的經驗來推測,或者和孩子討論他對於壓力的容忍度,將長條圖由下而上分為安全、警告及危險三個區域,並分別以綠色、黃色及紅色標示此三區域之刻度。

3.以卡紙剪出與長條圖中的刻度一樣大小的壓力事件卡,卡片上可以劃上陰天、打雷等氣象符號,或者悲傷、憤怒等情緒臉譜,來代表生活中令人不舒服的壓力事件。

4.將魔鬼氈的一側剪成數段,黏貼在長條圖的每一個格子上,將另一側剪成同樣數段,將之黏貼在代表壓力事件之圖卡上。

完成壓力偵測器之後,可以將之懸掛在牆壁上,當孩子有強烈的負向情緒感受,或者是其他因壓力而造成如身體不適時,可以和孩子討論哪些事讓他不舒服,討論完之後取出一壓力事件圖卡,從最低的刻度依序黏貼在壓力偵測器上。

從這個活動,父母可以幫助孩子瞭解哪些事件對自己會構成壓力,以及壓力累積到什麼樣的程度時,自己會緊張不安或情緒暴躁。事實上,家庭的每一位成員都可以製作一個屬於自己的壓力偵測器,不只可以增進家人間的相互瞭解與尊重。

一旦察覺壓力的存在,也可以一起討論能夠幫助全家放鬆或紓解壓力的活動,如一起聽音樂、做體操、喝茶聊天、或各自回房靜思等。察覺壓力、尋求適當的抒壓管道,自然就可以避免不明所以的遷怒家人,進而提升家庭的EQ。

國語日報專欄(十八) 以「共感」創造家庭幸福

2008年10月6日 星期一

楊俐容 2008/8/30

由瑞典國寶合唱團ABBA二十多首暢銷經典歌曲組合而成的音樂喜劇《媽媽咪呀!(Mamma Mia!)》,最近改編成電影版本,抓住夏日假期的尾巴在台上映。兩位女兒看過電影之後,開始瘋狂投入ABBA的迷人旋律裡,家裡不只鎮日播放ABBA的音樂,還找了其他翻唱版本來作比較。

開學前幾天,家裡循例要為暑假舉行小小的歡送儀式,一方面為長達兩個月的假期畫下美麗的句點,另一方面也為即將展開的新學期做好心理上的準備。今年,由於兩位女兒對於《媽媽咪呀!》裡充滿音樂和舞蹈的歡樂情緒念念不忘,又認為即便是平常不過的生活,如果一家人能夠適時地共享平凡且得來容易的快樂,莫不是一種幸福。於是她們便主動要求擔綱,負責規劃活動。


剛入夜,女兒們調好燈光、備好飲料,就讓ABBA的歌聲滿室流洩,那聲音喚起了我和外子年輕時節的記憶,許多美好的感受重現心底。當「Money,Money,Money」黑色幽默的曲調節奏傳入耳朵,一家子快樂的尖叫起來,無法抵抗旋律的動感隨之起舞。一開始每個人只是非常隨性的擺動身體,但一首接著一首、緊湊歡樂的樂音激發了每個人的舞蹈細胞以及編舞創意;外子懷舊的跳起了幾十年前流行的”痞子舞”、小女兒為這齣音樂劇研發掺著戲劇成份的舞步、大女兒將學校土風舞課程的舞步融入,我則認真的分析舞步以解決隊形的問題。

我們一家無拘無束的融入音樂舞蹈之中,不僅從中感受到肢體的開放以及對自己身體的了解及掌握,更因為共享歡樂而產生深層的幸福感受。先生和我看到兩位女兒跳舞的才能和搞笑的天份,兩位女兒也深刻的體認到,平常忙碌嚴肅的父母也有天真好玩的一面。在跳舞的過程中,家人之間充滿了正向的情緒和真誠的互動,那美好相聚的片刻成為這個夏日最令人回味無窮的記憶。

「共感」是親密關係最重要的基礎。男女交往的過程,無論是相約去踏青或看電影,主要的目的就是創造「共感」的時刻;也有不少學者觀察父母親和小小孩的互動,發現父母越能回應孩子的情感表現(跟著孩子笑、學著孩子扮鬼臉等),親子之間的信任與連結也就越緊密。創造心有靈犀的片刻,享受正向情感的交流,的確是建立親密關係的妙方。

多數夫妻年輕相戀時都曾經歷過這種時刻,遺憾的是,隨著婚齡漸增,日常生活被種種瑣事淹沒、當年的熱情逐漸耗損。於是有些夫妻感嘆「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以為熱情不再是因為對彼此沒感覺了,卻忘了當年的「共感」其實是自己用心創造出來的。只要談過戀愛的人都相信愛情的存在,但未必能夠體認愛情要走到永遠必須靠雙方持續的創造「共感」。

親子關係也一樣,當孩子年紀還小時,每當他突破一項挑戰,無論是獨立行走或是成功綁好鞋帶,父母總不吝給予肯定和鼓勵,和孩子共同陶醉在完成一項任務的成就感裡。但隨著孩子日漸成長,父母的目光轉移聚焦在功課這件事情上,而且對於孩子未能達成的工作特別敏感,至於和課業無關的課題,父母更是意興闌珊。在「共感」逐漸減少的狀況下,親子間的親密感隨之淡薄,此時許多父母會感嘆:「翅膀硬了,就不要爸媽了」,卻不知道其實孩子也渴望可以無拘無束的和父母共同感受美好的事物。

放聲高歌、盡情舞動是我家「共感」的來源之一,除此之外,玩文字遊戲、分享八卦與笑話、一起看晚霞、在住家附近的公園漫步,也是常見的家庭活動。但每個家庭都有他獨特的生活方式與脈動,在這個忙碌的時代裡,只要能珍惜每一個零碎的片段,以平常而容易的方式打造「共感」的幸福基礎,在某些特別的時刻,例如:生日、節慶、假期始末等,則可以特別設計具有家庭特色的活動來凝聚家庭的情感,相信都能以「共感」創造屬於自己獨有的幸福。

國語日報專欄(十七) 好動兒的教養

2008年10月4日 星期六

楊俐容 2008/8/17

有一位三年級的小男孩,非常活潑好動,凡是需要長時間專注的課程,他都顯得浮動不安、難以集中注意力。但是這個孩子非常有美術天分,只要是動手操作的美勞,他就能安靜地從事手邊的工作。七、八月正直荷花花期,安親班的老師安排了戶外教學,以賞荷作為「水生植物」的學習活動。

可以想見的,無論是導覽人員的解說、小組討論,或荷花池畔的觀察,只要時間稍長,這位小男孩就會開始遊走。於是,老師請他幫忙將池裡各種狀態的荷花都畫下來,作為後續課程所需要的教具: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全然綻開、有的花朵凋零露出青綠色的蓮蓬,有些則已完全成熟、在咖啡色的蓮蓬中看得到一顆顆的蓮子。


該生在受到老師的託付之後,果真安靜的坐在池畔,描繪起荷花的各種姿態。戶外教學結束後,老師又請該生將這些圖畫製成卡片,並按照荷花的生長週期製作成一套圖卡,放在教室供其他同學參考。在老師的慧心安排下,該生也吸收了有關荷花生長週期的知識。

活潑好動似乎是每個孩子的天性,因為他們對外界的一切事物,充滿好奇與探索的慾望。有一句台語俗諺說:「囝仔人屁股會生蟲」,雖然不甚文雅,倒也頗能貼切形容孩子好動的特質。不過,好動雖屬正常,有些孩子的活動量卻顯然高於同齡孩子,如果再伴隨著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衝動……等特質,就很容易為父母、師長、同儕,甚至自己帶來困擾。

近幾十年來,由於醫學上的研究漸多,「過動兒」成為廣為人知的名詞,並為頭痛不已的家長及老師帶來一絲希望,期盼透過治療降低孩子所帶來的困擾。然而有些孩子雖然經過評估被判定不是過動兒,唯其行為依然持續在日常生活中造成困擾。

對於這樣的孩子,或許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觀點來解析。心理學家認為孩子一生下來就擁有屬於自己的特質,對於人、事、物都有他特定的反應方式,後天的教養與教育雖然可以調節其外在表現的方式與自我掌握的程度,但其本質卻不會改變。

心理學家將這種天生的差異歸納為九個項目,活動量也是其中之一。小寶寶在母親子宮內的活動量就有明顯的不同,有些寶寶在媽媽的肚皮裡就像個足球選手般踢來踢去,有些則優雅如在水中漫游,相信這是很多母親都感受得到的事實。前者從呱呱墜地之後就不需要太多睡眠,換尿片時動來動去,可能還走不穩就急著要用跑的;稍長,則可能成為跑跑跳跳、爬上爬下、不停說話的孩子。

面對好動兒,家長及老師可能會窮於應付、筋疲力盡,尤其是家長有時還要背負他人的指責,落得教養無能的狼狽模樣。如果不了解這種天生氣質而嚴厲壓抑,孩子很容易變成畏畏縮縮、沒有自信;但如果過度縱容未能有效管教,又很容易造成孩子無所節制,性格更為極端。

1.了解並尊重孩子的天生特質:了解孩子的好動並不是故意和大人作對,而是與生俱來的特質,就比較不會陷入「唯有……才是好孩子」的思考模式,能夠以適合孩子的期望來滋潤孩子的成長。

2.以正向的態度與信心看孩子:以「精力充沛」取代「調皮好動」,幫助孩子建立自信與自尊。喜歡自己的孩子,行為自有分寸;正面形象的話語讓孩子有動力去改變不適當的行為。

3.安排有利孩子發展的成長環境:「因材施教」是教養與教育的真理,學習以適合好動兒的教養與教育方法來帶領他們,孩子自然能慢慢修正自己,學習調節自己的特質,並逐步發展為成熟、富有彈性,卻仍能保有自我風格的人。

著名的心理學家榮格認為人天生就帶有反應遺傳和童年經驗的特殊喜好,而人格的健全發展是基於對這些喜好的培育,不是努力去改變它們。雖然和精力充沛的孩子相處,的確需要超人的耐心與體力,但當我們能用積極、正向的態度來看待這些特質,同時施以適當的管教時,這些特質在日後可能成為孩子成功的要素。如同本文一開始所描述的故事,期待更多的家長與老師能夠了解、尊重孩子的本性,以愛心和智慧帶領孩子走過成長的歷程。

國語日報專欄(十六) 讓不一致成為高EQ的滋養

2008年10月3日 星期五

楊俐容 2008/8/3

在某場演講的Q&A時間裡,一位年輕的媽媽問了我如下的問題:「夫妻管教態度不一致,常常因此而衝突,該怎麼辦?」,她同時舉了一件剛發生的事情做為例子,希望能找到方法化解。

兒子就讀的幼兒園來了一位新同學,這位新同學很喜歡找兒子玩,但是力道的掌握不太好,因此兒子三天兩頭的總會帶一點點小傷回來。有一天,當爸爸的看到孩子手上的傷痕,非常生氣地怒罵:「不是早就告訴過你,要是有人敢欺負你,就要狠狠地把他打回去。下次再發生同樣的事,回來後我要加倍處罰你,聽到沒有?真是沒用!」聽完這話,孩子嚇得縮在角落裡淚流滿面。她一方面心疼孩子在外受委屈回家還要挨罵,另一方面也擔心這種管教方式會造成孩子「以暴制暴」,當場反駁:「孩子又沒錯,為什麼要罵他?再說,打人就是不對的,你怎麼可以教孩子打人呢?」。就在他們夫妻吵得不可開交時,兒子也越哭越大聲了。


不一致是常態
不一致是許多夫妻在教養孩子時會產生的疑惑與困擾,也有不少夫妻為此心生嫌隙,甚至因而感情失和,兩人漸行漸遠。但事實上,「不一致」本來就是常態,尤其是夫妻在生活上交集很多,難免有意見不合的時候,但真正造成衝突的往往不是差異,而是討論差異、面對衝突的方式。當不一致出現時,夫妻雙方如果能夠對自己的情緒有所覺察,並能適當地自我克制表達情緒的方式,不在孩子面前大動干戈,甚至進而主動安撫對方的心靈,待雙方都比較冷靜了才進行討論與協商,對於孩子反而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教育,讓他們體認個別差異,也從中學習衝突處理的智慧。

防患未然
夫妻共同生活久了,對彼此的情緒反應多半已經有相當程度的瞭解,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配偶會有什麼樣的後續反應,往往是可以預測的。在此事件中,如果媽媽想像得到當孩子敘述過在學校中被打的事之後,爸爸極可能嚴厲叱責,甚至動手體罰,那麼為了避免問題越演越烈,最好能在爸爸一開始叱責時即時採取行動,巧妙地化解衝突氣氛,甚至適當地將孩子帶離現場。否則在對方一陣辱罵甚至毒打之後才來排解,對孩子而言身心的傷害已經造成了,口頭安慰也於事無補。

異中求同
化解衝突最佳的方法就是「異中求同」,簡單的說,也就是當夫妻管教原則不一致時,先不去凸顯雙方論點的差異,而努力找出彼此的共同點,並且積極表達。這樣一來,既可以避開對立性的爭執又能夠讓對方感到受到被尊重。
以上述事件為例,媽媽不認同爸爸以嚴厲的話語斥責孩子,也反對以「打回去」的方式處理孩子間的肢體碰撞,這是兩人相異之處。但看到孩子身上的傷痕而感到不捨心疼,以及希望孩子學會處理人際困擾的心情應該是一樣的,這就是兩人的相同之處。
許多人在這樣的情況下,脫口而出的多半是:「小孩子打打鬧鬧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他被打已經夠委屈了,你就別再罵了……」,不止凸顯了和爸爸意見的差異,「大驚小怪」一詞也有指責爸爸不對的意味。這麼一來,當爸爸的很容易覺得不被尊重,或認為做媽媽的在故意唱反調,因而更加光火。為了證明自己沒錯,抓住兩人的差異大做文章,最後演變成夫妻鬥嘴的情況,不只非大家所樂見,孩子更容易認定自己是造成爸媽爭吵的罪魁禍首,落得一個全輸的局面。
此時,媽媽可以試著在爸爸說話告一段落時,試著以自己覺得比較恰當的方式將爸爸內在的關切表達出來:「你看,爸爸很心疼你受了傷,好擔心你被欺負……」。如此一來,爸爸可以因此覺察自己想表達的其實是關心與擔心,也不會因不受尊重而想要據理力爭,更可以感受到夫妻對家庭的共同關切。等大家情緒降溫之後,再來協商、討論,共同面對問題,一定比較容易達到共識,激盪出好的解決方法。

以不一致滋養高EQ
瞭解並尊重個別差異是高EQ的表現之一,而如果能進一步包容甚至欣賞差異,那麼人際間的許多衝突都將獲得妥善的處理。夫妻的不一致也許是困擾的來源,但換個角度想,它也可以是讓爸爸媽媽以身作則示範衝突處理,幫助孩子學習高EQ的絕佳機會喔!